踢腳線,我們日常生活中時常見到也時常忽略的東西。它主要作用是美化房間墻面,并且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一般家居裝修中,踢腳線的設計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踢腳線到底是什么呢,又該怎么分辨其中的好壞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踢腳線,即裝修專用詞語,在家具設計中,利用它的線性感覺、材質與色彩等的相得益彰,將居室美化裝飾。此外,它還具有保護功能。為什么這么說?因為設計踢腳線,可以讓墻體與地面結合得更為牢固,墻體變形幾率有所減少,也避免了外力帶來的破壞。此外,踢腳線被弄臟也容易擦洗干凈。
之前家居裝修,踢腳線一般設在10厘米高度左右的位置,最近幾年里,高度也在降低,通常會設在6.6厘米或7厘米左右,這樣的高度會使裝修看起來秀氣美觀。
規格為800*110毫米、600*110毫米、1000*110毫米等。踢腳線的設置與房屋空間高度有莫大關系,空間高度為2.5米,則踢腳線為150毫米,若空間高度低于2.5米,那么踢腳線的高度則為100毫米。
踢腳線分有木踢腳線、瓷磚踢腳線、玻璃踢腳線和不銹鋼踢腳線等幾個材質的。
1.木踢腳線:家裝中少用到,造價高,不容易進行搭配,且容易起拱,不過在高檔的公用場所應用的會比較多。
2.瓷磚踢腳線:該材質的踢腳線在家裝中使用最多,價格適合,且色彩繁多,因此在各種風格的裝修中都可以用到。
3玻璃踢腳線:這種踢腳線的裝飾效果是沒得說的,不過太容易破碎,有安全隱患。如果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建議還是不要使用。
4.不銹鋼踢腳線:因其造價高、色彩不多,在家裝中較少用到,不過可以用在現代主義風格的裝潢上。
踢腳線如何進行安裝?
第一步:鉆孔。鉆孔前需要對水電的布線走向觀察好,間隔不可過大,使用專用工具。一般的踢腳線長度是2米,為使踢腳線更牢固地固定住,建議鉆孔間隔為40厘米,接口處間隔要再小一些。
第二步:固定。在固定踢腳線之前,墻面應該是平整而干凈的,否則安裝上去的踢腳線無法完全貼緊墻面。要確定好鉆孔的位置,之后才要釘子固定住踢腳線。
第三步:邊角處理。在墻角處——踢腳線相交的位置,邊緣處需有45度角的裁切。之后再將裁切好的踢腳線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