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接者的判定標準是怎樣的?接到自己成為密接者的通知該怎么辦?疫情期間,實際上人人都有可能成為密接者,但并不用太過擔心,按照管理措施來做即可。
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癥狀出現前2天開始,或無癥狀感染者標本采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近距離接觸但未采取有效防護的人員。
1、共同居住生活人員。
2、直接照顧者或提供診療、護理服務者。
3、探視病例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4、在同一空間內實施可能會產生氣溶膠診療活動的醫護人員。
5、在辦公室、會議室、車間、班組、宿舍、教室等同一場所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6、密閉或通風不良環境下共用衛生間、共乘電梯、共餐(同桌/鄰桌/頻繁經過)、共同娛樂以及提供餐飲和娛樂服務的人員。
7、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離接觸(1米內)人員,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護理人員、同行人員(家人、同事、朋友等)。
8、暴露于被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污染的環境和物品的人員。
9、現場調查人員評估認為其他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的人員。
如接到電話被告知為密切接觸者,不要著急。要跟社區或者所在地區、縣疾控進行報備,做好隔離準備。
1、如在家里,請立即與家人保持距離,佩戴口罩進入獨立房間,準備好換洗衣物、日用品,等待專業人員上門轉運。
2、如果正在單位或其他公共場所,請立即佩戴口罩,使用手機或保持較遠距離,告知單位、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相關情況,配合工作人員進行臨時隔離,等待轉運。如單位或公共場所沒有臨時隔離點,可佩戴口罩,到遠離人群的戶外等待。
3、如果正在乘坐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請立即嚴格佩戴口罩,告知車上工作人員(如乘務員、司機等),或盡快下車,告知站點工作人員,配合臨時隔離,并等待轉運。
4、配合流調工作。通過手機支付寶、微信、信用卡等消費記錄信息,盡可能詳細、準確回憶接觸病例后所到場所、所接觸人員,切勿瞞報、漏報。
密切接觸者采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管理措施。密切接觸者的隔離管理期限為自與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末次暴露后算起。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外出,如就醫等特殊情況必需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