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是指對于自己家庭直系親屬財產的繼承,在相應的財產擁有者死亡以后,并且沒有訂立遺囑的情況下,法定繼承人將擁有財產的繼承權利。那么誰才是真正的法定繼承人呢?法定繼承人的特征是什么呢?繼承權利又是怎樣的呢?
1、法定繼承是遺囑繼承的補充。
2、法定繼承具有限制遺囑繼承的特點。
3、法定繼承中的繼承人是基于一定的身份關系確定的。
4、法定繼承具有法定性、強行性。
5、法定繼承與遺囑繼承、遺贈可以并存。
1、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
2、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的;
3、遺棄被繼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的;
4、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嚴重的。
法定繼承又稱為無遺囑繼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法定繼承實際發生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幾種:
1、被繼承人生前沒有立下遺囑;
2、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受遺贈人放棄受遺贈;
3、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繼承人死亡;
5、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到的遺產;
6、遺囑未予處分的遺產。
所謂法定繼承人是指依照法律規定,有權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被繼承人親屬。其范圍,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包括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謂配偶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與其保持婚姻關系的人,即被繼承人的妻子或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