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如今的老年人來說,網購早已不是稀奇事,他們也習慣了用外賣點餐搞定生活、手機預訂KTV唱歌、自助下單喊小哥來跑腿……在智能手機引領之下的“新武漢老年生活”已雛形初現。昨日,多家網絡平臺發布數據顯示,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讓“銀發經濟”進入了數字化加速期。
3個月前,65歲的李桂芳跟女兒學會了在手機APP上預訂KTV唱歌的方法。“這個時間段屬于商家的閑時,幾十元就能唱一下午,以前不會用智能手機的時候,哪里知道這些?!弊罱?,她經常約老姐妹們一起唱歌。
李桂芳得意地分享著自己與年輕人錯峰消費的經驗,對于上午要買菜,晚上要帶孫子的中老年人來說,下午才是休閑娛樂的黃金時間段。
在武漢,像李桂芳這樣的老年K歌群體還有很多??诒當祿@示,過去一年,武漢超半數的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選擇在KTV下午時段即13:00至17:00消費,這一數字較80后90后等青年群體高出24個百分點。
美團數據也顯示,除了KTV,如今50歲以上的消費者,已成為餐飲、足療按摩、休閑娛樂、健身房等場所使用團購券比例最高的人群。
多家平臺數據表明,今年以來,銀發族消費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其中增長最快的消費分別是運動健身、親子和書店。在武漢,老年人對于親子、足療按摩和KTV等消費會更感興趣,這使其在上述消費項目的投入比例穩居全國一、二線城市的前5位?!拔沂呛先耍狭司拖氤约亦l那口辣子。”家住漢口華智大廈的秦太婆已年過八十,為了吃上家鄉味道,她從去年開始每隔幾天就點份“湘菜特供”,從紅燒肉到辣椒擂皮蛋,換著花樣滿足思鄉的味蕾。
據外賣平臺統計,過去一年,老年餐外賣訂單量增長近十倍。最受老年人歡迎的食物分別是:無糖、木糖醇版的蛋糕、無胡椒粉的高湯、可選米粒狀態和面食軟度的主食等。
老年人對于外賣平臺“應急、跑腿”功能的需求,也在呈現出爆發趨勢。餓了么數據顯示,近一年來,武漢老年相關商品的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8.1倍,甜品類、醫藥類和商超用品,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10倍。
其中,送往醫院的訂單量較多以成人護理墊、行軍床、坐浴盆等老人住院必備用品為主。在商超用品中,越來越多老人開始嘗試外賣下單老花鏡、廣場舞鞋、唱戲機等生活用品,武漢的新潮老人則位居自己下單購買老花鏡、廣場舞用品、輪椅、拐杖全國前三。不少老人表示,即買即送的外賣小哥,不僅彌補了老人出門常忘帶必需品的小遺憾,也在危急時刻,為生活提供應急保障?!半S著早已觸網多年的60后群體逐漸步入中老年,老年消費需求與市場過往的傳統認知已發生巨大的改變。品質化、多元化、便利化的市場需求增長顯著,老人的消費和娛樂意愿空前強烈,銀發消費逐漸從生存型走向享受型發展。而這些來自需求側的市場變化,也正是推動行業開展全面數字化升級的巨大契機?!睒I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