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變異了,已經快到年末了,新冠病毒還是來了一個大新聞,整個英國直接封鎖了,就是因為這個新冠病毒變得更可怕了。那么咱們中國人現在最擔心的就是新冠病毒變異之后疫苗還有沒有用,已經注射過疫苗的人還能不能抵抗?
暫時有用!
病毒的變異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基因重組,一種是基因突變。病毒正是通過變異,才能獲得在人體上致病的能力和傳播的能力。
新冠疫苗的作用機理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針對新冠病毒抗原的中和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如果新冠病毒的基因組發生突變,理論上某些基因突變可能改變抗原蛋白的構象,讓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無法識別和結合抗原蛋白,從而讓中和抗體失效。
目前研制的疫苗是根據變異之前的病毒制備的,那么有可能對變異以后的病毒,它的效力會減弱。另外,針對新冠肺炎患者痊愈后體內產生的保護性抗體,如果病毒出現變異,這種保護性抗體也有可能無法阻止患者發生再次感染。我們只有盡快縮短病毒的傳染期,才有可能終止病毒繼續變異。
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于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介紹,“疫苗研發已經進入沖刺階段,我們處于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痹u價一個疫苗需要多項綜合指標,其中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可負擔性是最重要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的首席專家兼首席醫師王華慶在19日的國務院聯合防治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回答了記者的問題,稱目前新冠病毒的變異處在正常范圍內,沒有看到對疫苗效果的影響。
王華慶說,病毒變異是一種正?,F象,通常不會影響該疾病的嚴重程度和傳染性,也不會影響該疫苗的免疫效果,分離出新的冠狀病毒后,許多機構對該病毒進行了基因測序,通過對這些測序結果的一些比較,沒有發現新的冠狀病毒的出現大的變異,并且出現的變種在正常范圍內。此外,我國還利用早期開發的疫苗產生的抗體對不同來源的菌株進行中和實驗,免疫效果比較好,沒有變化。
目前的科學研究顯示,在新冠病毒中已經產生的基因變異,還不會對中和抗體和新冠病毒疫苗的效果產生顯著影響。然而,歷史的經驗表明,耐藥性是可以產生的,細菌的抗生素的耐藥性是目前全球健康領域的一大挑戰。那么,新冠病毒有沒有可能如同耐藥細菌一樣,逐漸獲得逃避疫苗激發的免疫反應的能力?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自然選擇的機制說起。自然選擇指的是由于某種選擇壓力,導致攜帶某些基因突變的物種在生存上獲得優勢,從而在整個種群中的比例越來越高。以細菌的抗生素耐藥性為例,攜帶耐藥性突變的細菌通常只會在人們濫用抗生素之后才會出現,因為抗生素帶來的選擇壓力讓它們在這個環境下“脫穎而出”。在沒有抗生素的環境下,這些攜帶耐藥性突變的細菌與其它細菌相比,并沒有顯示出生存優勢。
目前科學家們雖然已經發現了能夠逃避某些中和抗體作用的新冠病毒株,然而它們在全球人口中仍然非常罕見。由于全球人口中大多數人對新冠病毒沒有免疫力,因此,他們的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繁衍還不能施加選擇壓力。這意味著,這些對疫苗具有潛在抗性的基因突變還無法脫穎而出。
誠然,如果新冠疫苗成功地提高了全球人民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在免疫力的選擇壓力下,攜帶免疫逃逸基因突變的新冠病毒株可能會逐漸增多。因此,科學家們仍然需要緊密監控新的基因突變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