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首次出臺了規范公共法律服務領域的地方標準——《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管理和服務規范》,在這個標準里還對武漢提供法律服務的工作人員的禁語進行了具體規定。據了解,2021年1月14日,這個標準將正式開始實施。
1、“急什么,沒看見我一直忙著嗎”
2、“不是我這里辦”
3、“不是告訴你了嗎?怎么還不明白”
4、“剛才不是跟你說了嗎,怎么又問”
5、“你懂還是我懂”
6、“聽你的,還是聽我的”
7、“誰叫你這么晚來的”
8、“我就這態度,你又能怎樣”
9、“你去告啊,隨便告哪都行”
10、“你問我,我問誰,你有沒有搞錯”
11、“少啰嗦”
12、“有指示牌,你自己看”
這個標準有9部分,關于實體平臺、和工作人員等詳細領域都有規范。
1、各級實體平臺
重點規定了平臺設置及工作職責、管理和工作制度等要求,明確了平臺間的運行銜接,規范了服務場所標識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平臺管理工作提供了統一標準。
明確了實體平臺基礎建設的大小,并規定現場除提供面對面服務,要擺放服務指南,需要給市民提高電腦自助查詢,要設置公告欄,并配備公共法律服務自助終端提供自助服務。
2、工作人員
從崗位、禮儀、工作等方面進行規范,明確了平臺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流程,為公共法律服務開展提供了指引。
在服務制度上,提出首問責任制,要求首次接待服務對象的窗口工作人員為首問責任人。首問責任人對服務對象應熱情接待,屬于職權范圍內的,按照規定的時限、程序和要求辦理;不屬于職權范圍內的,根據來訪事由,引導服務對象至相應部門或人員辦理。
3、服務的具體流程
例如:法律咨詢服務會經過那幾步,都在標準中有非常明確的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