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的防疫政策,把集中隔離時間從“7+3”調整成了“5+3”,那國家是否會逐步取消集中隔離呢?接下來我們便來看看官方給出的最新回應吧!
國家疾控中心回應: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種新發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仍然還沒有終止,對于這樣一種新發傳染病,從它的危害角度,我們對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密接人員實施集中隔離,這個措施是對于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非常重要的環節,在近三年的抗疫實踐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這次二十條優化措施對于密接、高風險區溢出的人員,以及結束閉環作業的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縮短了集中隔離期限,或者由之前的集中隔離調整為居家隔離或者健康監測,這樣的調整是基于我們對病毒新的特點,以及前期邊防控、邊研究、邊總結、邊優化的實踐,在基于數據、證據的基礎上做出的,并不是說集中隔離作用必要性在降低。未來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對這個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以及整個國內外疫情形勢變化,我們也不排除再對我國隔離措施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調整。
1、次密接感染率為10萬分之3.1,很低,因此管控密接即可,次密接不再集中管控;
2、奧密克戎潛伏期最長8天,因此入境人員5+3足夠了;
3、原中風險區陽性檢出率為10萬分之3,同樣不應封閉管控,因此取消中風險區等級;
4、高風險區外溢人員,陽性率10萬分之4.9,不算很高,且陽性基本7天內都會顯現;但風險區發布有不及時情況,因此仍需隔離,只是由集中改居家;
5、高風險閉環人員,如果嚴格執行閉環管理措施,陽性率只有10萬分之1.6,因此解除閉環后可只需5天居家健康監測;
6、對于入境人員,如果首次核酸Ct>35,很大概率是既往感染,因此這部分人不一概判為病例,而是個案處理。
總之,所有調整都有數據依據,都是統籌風險與生產生活質量后的結果。